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活动及成果 > 苏州人民支援上海工人斗争——五卅路的地名由来
苏州人民支援上海工人斗争——五卅路的地名由来 时间:2023-05-30 10:54 来源:苏州革命博物馆 访问量:

苏州的五卅路,是全国唯一为纪念五卅运动而命名的道路。它既见证了苏州的革命历史,也凝聚了苏州人民的赤子热忱,更承载了代代苏州人的爱国热情。

掀起“三罢”运动抵制仇货

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枪杀了中共党员、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10余名,激起全市工人、学生和市民的愤怒。5月30日,上海租界巡捕逮捕百余名声援工人的学生,随后数千名群众集中在南京路的租界巡捕房门首,高呼“打倒帝国主义”,英国巡捕开枪打死群众13人,伤者不计其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5月31日清晨,中共党员姜长林受恽代英、侯绍裘派遣,从上海赶到苏州,与乐益女中教师叶天底、苏州工专学生秦邦宪、博文中学教师许金元取得联系,向他们介绍五卅惨案经过,传达党的指示,决定发动苏州人民支援上海人民反帝爱国斗争。叶天底、潘志春、许金元等党团骨干分头组织各界人士开展声援活动,成立苏州各界联合会,统一领导全市的声援活动。苏州人民掀起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运动,通过集会、游行、张贴标语等形式,表达自己“洗清污垢,重振沉舟”的反帝爱国热情。

6月2日,苏州20余所学校2000多人会聚体育场进行反帝大游行。苏州工专学生会主席、共青团员秦邦宪当时正患肺病,前一日演讲时还口吐鲜血。当日听闻学生游行,依然坚持参加。后来他病重,不得已回到老家无锡养病,病中他依然牵挂五卅运动,写下《病榻琐记》:“意想及之,热血如沸,披衣起坐,欲拔剑起舞。”

五卅运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抵制英日仇货。6月5日,吴县教育会率先致函苏州总商会:“劝告各商,对于中国货一致积极提倡。”之后工商界提出“不与仇人交易,不进仇货”的口号。《吴语》6月7日便登载了《欢迎赐登国货广告》的消息。至6月9日,原本一直刊登在该报头版的《天祥绸缎洋货局》广告皆不见踪影。




为支持上海工人斗争,在上海工人罢工期间生活困难时,苏州人民积极开展募捐活动。东吴绸厂工人首倡节约菜金支援上海工人,他们以“同胞注意”为题,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书:“即日起将荤素菜一概除去,改吃咸菜十天,将省下来的钱接济上海的工人。”当时有识之士在《吴语》上刊登文章《同胞面上吃素》,为此发声:“……如今各处援助沪案,都提倡吃素,省下荤菜钱来,去资助进行。这种吃素的举动,那可不是无意识的了,这是少年式的同胞面上吃素,我绝端的赞成。我希望全国的同胞,本来吃大荤的,吃些小荤;吃小荤的,就吃些素菜。一总省下来的钱,决计不在少数,大可以供给交涉作后盾……”

各界群起响应竞相捐献

在工人的号召募捐下,全市各界群起响应,纷纷行动,竞相捐献。乐益女中成为全市学校募捐活动的先导。在中共党员、该校教师叶天底的组织下,乐益女中于6月3日在学生中发起募捐。几日后,叶天底取得校方支持,组织学生搭台表演,为上海工人大罢工募捐。乐益女中创办人张冀牖的三个女儿,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也参与了演出。学生义演进行了三天,在苏州引起轰动。6月5日,上海的《申报》对苏州的募捐活动作了报道,称组织募捐,乐益女中“成绩甚优”。




募捐期间,苏州各校统一行动,组成千余个劝募小组,每一组都配备了盛钱的竹筒,向社会各界劝募。在如此浩大的声势下,就连小学生都手持竹筒,上街劝募。6月7日,学生联合会在青年会当众剖开盛钱的竹筒,两日后由学联会长将各界首批捐集的6000元大洋如数交予上海罢工工人。6月9日,《吴语》头版头条登载了《上海同济大学学生会今将募捐员孙遹方经收苏州绅商学工各界助捐姓名款数列左》。




在工人、学生的爱国热情感召下,苏州各界共募集捐款近2万元,悉数送往上海。罢工结束后,上海总工会把未用完的6000元捐款退回苏州。为悼念五卅惨案中牺牲的烈士,在苏州各界联合会的号召下,苏州人民用这部分余款,填平皇废基空地,翻修公共体育场旁由言桥南至十梓街的道路,最终把贯通南北的小路开拓为大马路,取名“五卅路”。次年5月,苏州各界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在公共体育场门前、言桥堍筑起两方五卅路纪念界石。1985年,也就是五卅运动60周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将五卅路界石移至五卅路中段民治路口,并镌刻五卅路纪念碑,永志纪念。


(作者:苏州革命博物馆 陆九渊)

本文登载于《苏州日报》2023年05月30日A03版,略有增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