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英烈的奋斗和牺牲,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苏州革命博物馆举办“红色回响——烈士的心声”展演活动。来自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的志愿者们,感悟英烈心声,弘扬英烈精神,用自己的表演将英烈的故事讲给到场的观众。
汪伯乐,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第三任书记,第一位牺牲的苏州籍共产党员。国民革命时期,为策应北伐军抵苏,汪伯乐秘密建立了“迎接北伐军中心组”。但因成员谋事不密,1926年12月16日,汪伯乐在南京被军阀杀害。
汪伯乐将革命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他说:“革命总是要流血的,我如果能像刘华、周水平那样为民众而死,也是死得其所。”
张应春,共产党员,吴江女杰。她一生为群众工农的利益而革命,并致力于妇女的解放运动。她剪去长发,从事体育教育,创办《吴江妇女》月刊,号召广大妇女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推翻旧礼教,求得妇女和全人类的自由平等。
在给柳亚子的信中,张应春写道:“我以为入了党,当然以党为前提了,一切都可以牺牲的。”1927年4月,她在南京遇害,终其一生,以行证言。
戴福兴,人民解放军战士,牺牲于解放古城苏州的攻城之战——铁铃关战斗。我们不知道他的相貌,也不清楚他的详细生平。我们知道的只是他曾经为了人民的解放而战斗,为了革命的事业而牺牲,倒在了胜利的前夜。
有太多的烈士牺牲了,或倒在黑暗中,或倒在黎明前。他们有人只留下了一个名字,有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我们,享受到他们用生命换来福祉的人,不能忘记这些烈士,永远缅怀他们。
为了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无数英烈牺牲在了革命的道路上。他们是英雄,是先烈,是不朽的精神。我们也许不知道他们在牺牲前说了什么,但他们的心声,却可以被我们感悟和念想,他们的精神,仍然如灯塔般指引我们前进。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